经度:118.437664纬度:36.648579
Bigemap地球在线为您展示驼山石窟卫星地图。驼山石窟位于经度:118.437664、纬度:36.648579。 驼山石窟是中国北周至唐代佛教石窟寺,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西南的驼山主峰东南崖壁上。共有大小石窟 6处,摩崖造像群1处,葬窟1座,造像638尊。开凿于北周末年至唐长安三年(703)。元初道教占据驼山寺,改建成昊天宫。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驼山石窟位于山顶南面,共有五座洞窟和一处摩崖造像,共计造像638尊。最大者通高约6米,最小者不足30厘米,造型神态各异,种类繁多,雕凿技艺精湛。造像题材,按其形象和铭文的记载,主要可以分作如下几类:一是西方三圣像;二是释迦牟尼像;三是千佛像;四是观世音菩萨像;五是天王、力士像;六是供养人像,是出钱造像的人为自己或为其亲人刻出的供养像。驼山石窟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是隋代造像,共有四个窟,即第二、三、四、五窟。另外,在第五窟北面的摩崖造像中也有隋朝的造像。第一 、二窟为方形平顶,3面有坛基,坛上刻一铺像。第三窟最高大,进深2.5米,刻西方三圣像,主尊阿弥陀佛像高达5米,形象丰满圆润,胁侍菩萨高3.94米,头戴花冠,飘带下垂,着长裙,形象浑融圆润。左右壁刻满千佛像。第四窟刻西方三圣,门两傍刻力士。大势至菩萨头戴宝瓶高冠,颈下有连环状项链,帔帛下垂于腹又上卷至肘,身前有细致缨络。长裙曳地,满饰图案的裙带从中垂下,充分表现了隋代菩萨的特征。北壁有供养人。第五窟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力士,其中菩萨面相丰润,身材曲线欹斜,出水式的长裙,都汲取了唐代造型艺术之美。 。Bigemap地球在线-操作指南
切换模式
地图搜索-输入地址定位
输入要找的地点名或地址,例如“北京天安门” 等
经纬度精确定位
输入您要查看地点的经度和纬度,点击定位即达
经度: 纬度:
GIS领域国产自主创新的行业基础软件,创新应用到数据编辑、处理、GIS制图、GIS工程、数据服务等,涉及高清卫图、等高线、支持CAD、arcgis、KML、KMZ、标准分幅、投影转换、标注 Google earth
Copyright © 2022 成都比格图数据处理有限公司 -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13992号-5